-
日前,一位78歲的老爺爺用一雙顫微微的手把一面繡著"醫技精湛妙手回春,醫德高尚待患如親"的錦旗,送到了松原吉林油田醫院口腔一組張春芝主任的手里。那金線游走的十六個字,訴說著楊爺爺與老伴兒與口腔病魔抗爭的驚心歷程,更見證著醫患之間跨越血緣的溫情守候。
【求醫之路:暗夜中的微光】
"當時老伴的舌頭腫得像個紫茄子,連水都咽不下去。"患者家屬楊永義老爺爺回憶起那個揪心的清晨仍心有余悸。在個體診所里連續五天的抗病毒治療不僅未見好轉,76歲楊奶奶的口底腫物反而日益增大,劇烈的疼痛讓老人整日蜷縮在床,不吃不喝,閉著雙眼,絕望的陰云籠罩著整個家庭。
轉機發生在周三上午十點零七分。當電話那頭傳來張春芝主任"先來檢查"的篤定答復時,楊爺爺仿佛在漫漫長夜里望見了曙光。這個普通的咨詢電話,就此揭開了一場生命接力的序幕。
【精準診斷:顯微鏡下的真相】
口腔診室里,無影燈將楊奶奶口腔的每個細節都照得分毫畢現。"烤瓷橋內測的異物可能不是普通炎癥。"張春芝輕觸患者腫脹的舌尖,敏銳捕捉到異常。血常規顯示白細胞12600/mm3的數值,更印證了感染正在肆虐。
此刻,診室化身戰場。梁淑華副主任醫師手持超聲潔牙機,在方寸之間展開精密探查。突然,儀器發出細微的震顫——被牙膠包裹的結石群赫然顯現!這些盤踞在舌尖三分之一區域的"入侵者",最大直徑竟達3.5厘米,猶如蟄伏的火山,隨時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病變。
【暖心救治:白衣下的溫度】
"您坐著,我來跑。"面對年近八旬老人上下樓的不便,張春芝接過化驗單的身影讓候診區的人們心頭一暖。自助繳費機前,她耐心教老人操作的身影被窗口照進的陽光拉得很長;治療室里,飛濺的血漬在副主任醫師梁淑華的衣襟上綻開紅梅,卻無人顧得上擦拭。
術后第五天,當楊奶奶捧著熱粥露出久違的笑容時,楊爺爺的眼眶濕潤了。這場持續72小時的生命保衛戰里,既有超聲波潔牙機與結石碰撞的火花,更有醫者掌心傳遞的溫度。
【醫者心聲:手術服的重量】
"當時血水噴了梁大夫一身。"張春芝回憶手術場景時,目光掠過墻上懸掛的醫師誓言,"但比起患者的痛苦,這些算什么?老人家的兒子不再身邊,年齡大了還樓上下樓走,他跟我的父母差不多,我就想幫他跑跑,畢竟我們腿腳比他強,道也比他熟。"她的手指輕輕拂過錦旗流蘇,聲音忽然輕軟:"看見老人能好好吃飯了,這比收到十面錦旗都開心。"
窗外暮色漸濃,診室里的無影燈依然明亮。在這里,每天都有新的故事上演,而永恒不變的,是白袍之下跳動的赤子之心。
【患者感言:生命的回響】
"取出來的結石一大堆!"楊永義爺爺比劃著的手勢里滿是驚嘆?!皬堉魅闻芮芭芎蟮臉幼樱菏缛A不嫌臟,不嫌累的影子都讓我終生難忘”。楊爺爺閃動的眼神里滿是感慨。“我和張主任她們素不相識,我來時就可以看出她為我老伴兒著急的心情,我想,如果就是她的親戚來了,也不過如此唄!”
當最后一縷夕陽掠過錦旗的金色繡線,值班護士正在為下一位患者調整椅位。松原吉林油田醫院口腔一組的醫者們,繼續用仁術寫就新的生命篇章。正如張春芝常說的那句話:"醫生的價值,就藏在患者重新綻放的笑容里。"
- 上一篇:高三學子焦慮失眠愁壞家長 睡眠中心多管齊下助力康復
- 下一篇:國家喊咱減肥動真的了!吉林省衛健委“體重管理年”調研松原吉林油田醫院
新聞特寫/仁心化舌疾 錦旗訴深情
來源:本站 發布時間:2025年04月15日